【編輯試駕】KYMCO IONEX旗艦電車MIG 9 讓編輯入手電動車的衝動



光陽電動車品牌IONEX,日前推出了全新旗艦機種MIG 9登場,不論是全新的電機馬達,又或者是卓越的電控配備,再加上多元的充電方式,讓不少還在觀望電動二輪的車主們躍躍欲試。過去的電動車市場,大家依舊把電動車放置在單純的通勤、代步工具的使用,然而以旗艦機種登場的MIG 9,似乎打破了這個藩籬,讓身為油車控的編輯也有了想入手MIG 9的衝動,究竟是怎樣的魅力可以吸引多年操駕燃油車的車主變心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圖/文】:歐文
【活動邀約】:KYMCO光陽電動車IONEX
【測試車手】:Motowind特約測試車手 朱子毅


MIG 9是目前光陽IONEX的旗艦機種,不論在車體重量、動力反饋還是MIG 9的電控裝置,都是目前電動摩托車款中的佼佼者。不過,畢竟規格跟口號人人會喊,每一間車廠在推出新車車款時都有無限美好的想像,最終都要面臨著身為媒體的我們來場靈魂考驗,上路實測,用更嚴苛的視角來進行車輛實測、試駕,來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快速的瞭解新車車款的特色。有興趣看其他報導的可以點選:【新車發表】KYMCO IONEX電車旗艦 MIG9重磅登場

IONEX原廠官網上標示的MIG 9車重為109kg,座高為750mm,車身尺寸為1,845 x 760 x 1,100mm,軸距為1,285mm,實際跨坐上車後,可以感受到低座高的車身,帶來更具安心感的雙腳踩踏感,相較於上一代S7R來看,車長、車寬、軸距上都來得更大一些,但是座高卻不增反減,MIG 9的設計,更像是把車從街車變成美式巡航,更低的座高、更長的軸距,換來更平穩以及低重心的騎乘感。

在車重上,雖然比S7R來得略重一些(S7R 101kg),不過差異並不明顯,亦或許是座高關係,在足著性與支撐感上,MIG 9有更佳的反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IG 9在把手左側處有倒車按鈕,在車輛靜止的狀態下,按下倒車鈕,車輛會自動進入R檔模式,可以操控車輛倒退,在都會區停放車輛時,倒車鍵對騎士來說絕對是一大福音。

雖然車身尺寸上,MIG 9不管是在實際尺寸還是車身外觀上,都明顯地比S7R等車款大上一些,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保有上述優勢的狀態下,竟然還可以兼顧著車輛的靈活性,對於穿梭在車流中,左切右晃的從密集的車陣中脫離,MIG 9絲毫不受到影響。綜合上述的部分,編輯們對於MIG 9在都會區的使用上,在車身尺寸、使用機能性上,都能有著不錯的評價。

MIG 9這顆標榜著全新的電機馬達,提供最高9kW的性能輸出,約略12.24ps的峰值馬力,而扭力輸出部分則是來到30Nm的扭力表現,在配合TCS以及三階段動力模式,滿足不同族群的使用需求,不論你是希望在市區中輕鬆超車、安穩駕馭,又或者是你想要進入山區小熱血一番,MIG 9都能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

不過值得注意的部分,在雙電池滿電原廠聲稱可以續航達90公里的這部分,是有先天限制的,以時速30km行進速度下,才能達到這個里程數,在編輯體重近百的狀態下,加上開啟到動力模式,以及回充功能關閉後,獲得了極佳駕馭加速體驗,油門大灌的狀態下,有種龍頭浮起的輕飄感,不過換得的對應就是,使用里程則是大幅縮減,約略40公里就會耗盡兩顆電池。

雖然在充電的便利度上來看,MIG 9可以說是領先眾多車款,可以自由的選擇換電或者是進行充電樁的充電,不過畢竟在電動車普及程度還不是這麼高的狀態下,換電站以及充電樁的數量都還是略少一些的,若是控制不住右手,可能需要先找好充電/換電的位置,才能更放心的大手電門。

在車輛騎乘感上,MIG 9繼承了過去KYMCO IONEX的造車工藝,在騎乘上一直標榜著與油車操控極為接近,包含了懸吊與煞車的操作回饋感,都非常近似於燃油車輛,這點對於燃油車主想要跳槽電動車來說,能夠減少操作上的不適感,加速融合車輛與騎士之間的協調度。撇開官方所強調的這些,編輯認為,車輛騎乘操控最終強調的還是協調性,MIG 9這輛電動二輪旗艦在整體協調性上我認為有著比KYMCO二輪燃油車款有著更佳的協調感,動力對應上懸吊與制動以及車體剛性,取得一個相當不錯的平衡點。

另外過去大家所質疑的電動車的運動性這問題,MIG 9取得了一個相當完美的平反,在道路上,越來越常看到許多電動車車主對於車輛進行大幅度的升級與改裝,從懸吊、制動等這些,其實都是希望能夠獲得更穩定的騎乘感與更好的運動性能。由此可發現,使用者族群已經不再是把電動二輪當作是簡單的通勤代步工具,更有一部分的車主希望在駕馭電動二輪時,也能獲得更佳的騎乘體驗。

MIG 9在加速上,有著相當出色的動態反應,也是目前國內少數能跑進0-50直線加速能擁有“三秒台“的電動車款,當這樣一部原廠車款,從直線轉戰山道,竟然也有著極為亮眼的表現,在高雄壽山上,沿著海岸線往北行進的路線上,可以發現車身在小半徑的彎道上車身表現得相當穩定,偏硬的懸吊特性,讓車身在較為激烈的操控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支撐性,特別是當車輛在陡峭的斜坡上需要加速反應時,比起多數的燃油機車反應更為優秀,不會有過度的浮頭感,但是又確保車輛能夠維持極佳的加速體感,不會有拖泥帶水的反饋,這點編輯以及試乘車手都給予相當高度的評價。

整體來說,MIG 9在試駕的整個過程下來看,單純的就車身外觀設計、車輛功能性、車身性能、車輛的整體平衡度來說,對於喜愛燃油車的編輯,確實有著不小的衝擊,過去大多數的電動車在電門開度以及車身動力輸出線性度,一直都是讓編輯不是這麼喜愛的,再加上過去國產市售的電動車更多是以通勤、代步作為主要使用取向,在車身性能以及協調性上相對不是這麼完美,在MIG 9這部全新的IONEX旗艦機種中,似乎迎來了屬於電動車的新曙光,若是撇開換電站與充電樁的不夠普及來說,確實讓編輯有了購入來作為玩樂兼具市區代步通勤的全新想法。至於充電問題,我想這需要時間來讓市場沈澱並發酵才能夠解決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