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試駕】平易近人的中量級純種仿賽YAMAHA YZF-R7


期待已久的動態試駕

R6與R1一直以來都是YZF-R系列的裡最純粹的賽道機器,但是在EURO 5標準的限制下,YZF-R6已經在2020年停產,目前僅剩下賽道專用的RACE BASE仍在販售,從市場來看,採用四缸發動機的中量級車型在不斷減少,看到600c.c.四缸跑車逐漸式微的消息一定讓很多車迷們感到惋惜,但早些時間上市的RS 660,其靈巧緊湊的車身下有著101PS /10500rpm的最大馬力,還有KTM全新的LC8c動力平台,也是將雙缸發動機的動力表現推到了極致,已經非常接近四缸發動機的表現,因此在國外市場得到了極大好評,讓人不免覺得「並列雙缸仿賽」這新鮮的概念或許將為下一個新時代的市場趨勢,這也讓大夥對於同樣搭載並列雙缸引擎的「R7」,又再一次燃起希望,自從開始接單預購後,市場反應果然相當熱烈,據說連明年的配額都已經額滿了,趁著這次媒體試駕,我們就來看看「R7」究竟有甚麼魔力。

YAMAHA YZF-R7 2022 新車重點整理如下:

  • 造型承襲R家族系列DNA,有如自家工廠賽車M1的外觀
  • 全車採用 LED 燈具組,大燈位於沖壓進氣造型孔的中央
  • 動力搭載與 MT-07相同的CP2 DOHC水冷並列雙缸引擎
  • 可輸出73.4ps/8,750rpm的最大馬力與6.83kgf-m/6,500rpm的最大扭力
  • 標配 A&S 輔助滑動式離合器
  • 把手位於三角台下的設定,騎乘三角較同級對手更偏向純種仿賽一些
  • 前懸吊採用KYB 41mm 全可調前叉 ( 預載、壓縮與回彈 )
  • 後懸吊採用中置單槍避震,彈簧阻尼重新設定,較MT07更偏向運動性一些
  • 前制動採用 雙ADVICS 輻射固定式對四卡鉗,搭配 298mm 碟盤
  • 可選配 QSS 進檔快排,提供免拉離合器升檔功能
  • 總共有 Icon Blue 以及 Yamaha Black 兩種顏色可選

R-DNA 外觀下融合了新世代MT家族的靈魂

造型上「R7」同樣擁有 R-DNA 外觀設計,激似自家MOGP賽車M1的車頭與簍空的空力造型車尾,整體比例抓的也相當好,十足帥車一枚。

全車採用 LED 燈具組,大燈位於沖壓進氣造型孔的中央

新世代MT家族被戲稱為「口球」的頭燈,不知是否因為新車帶有濃厚MT07血緣下,同樣出現在了「R7」身上,想必又得讓廣大車迷們經歷一段「適應期」,但不得不說兩旁定位燈眉真的很帥。

從這角度可以看到大燈下方印有「R7」LOGO的設計巧思。

R7的油箱較為修長,並沒有太誇張的線條修飾,上有著YZF車系標誌性的鯊魚鰓進風口,加油口前方的凹槽有助於騎士趴車時固定安全帽。前座空間相當的充裕,座位並沒有大幅度向前傾斜,騎士可以輕鬆前後移動。

速度感一流的車尾造型,但也相對犧牲了不少後座舒適性,基本上後座只能當應急使用,有雙載需求的騎士最好要有另一輛代步車。

簍空造型的車尾也是新世代R家族的指標性特徵之一,不得不說真的超帥的。

全液晶顯示儀表板

「R7」的儀錶板依然是單色液晶顯示,而非 YZF-R1 使用的全彩液晶顯示,全車除了ABS以外並沒有其他的電控輔助設備,除了基本的里程、油量、時間、時速、轉速之外,也提供了檔位顯示與可自行設定的超轉警示功能。

與MT07如出一轍的動力設定

而在動力方面,原先車友期待「R7」會因為朝著更運動性的設定而調高引擎的輸出,藉此跟同為並列雙缸引擎且有著破百匹馬力輸出的RS660抗衡,然而實際公布出來73.4ps/8,750rpm的最大馬力與6.83kgf-m/6,500rpm的最大扭力其峰值與所需轉速都與MT07如出一轍,難不成「R7」只不過是加裝了整流罩的MT07嗎?但我們發現實際上並非如此,這部份我們等到動態駕駛感受在為大家詳細說明。

腳踏位置到沒有像R1、R6那樣極端,下面的”棒棒糖”特別得長,但在試駕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生我們所擔心的觸地情況。

進一步強化了運動基因

R7採用了把手位於三角台下的設定,騎乘三角較同級對手CBR650R、NINJA650來說更偏向純種仿賽的騎姿,且MT07身為家族中唯一僅存還未換上倒叉的遺憾,在「R7」上獲得了救贖, KYB 41mm 倒立式前叉 ( 預載、壓縮與回彈 ),搭配YAMAHA代表性的”雙子星”輻射固定對四卡鉗與298mm 碟盤,原廠更是直接給你Brembo直推總泵來提升制動手感,加上輔助滑動式離合器與可選配的進檔快排,都進一步強化了身為跑車本該彰顯的運動基因。

雖說R7車架仍然沿用MT07的鋼管車架,但在主車架與搖臂連接的地方經過特別強化,藉以增加車體剛性,後懸吊採用中置單槍多連桿避震( 預載、回彈阻尼可調 ),彈簧阻尼重新設定,同樣較MT07更偏向運動性一些,後制動則是採用NISSIN 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45mm 固定碟盤。

純正的仿賽騎乘三角

一跨上車,馬上可以感覺到R7的手把相當低,呈現非常戰鬥的姿勢,可以說是非常標準的仿賽騎乘三角,舒適度大概只比R6好一點,把手除了低之外,感覺離前座的距離也很遠,有著早年騎乘FZR等年代久遠的仿賽車相似的感覺,油箱雖然較為纖細,但在側掛時的支撐性非常好,膝蓋可以很貼伏的固定在油箱的凹槽,上半身移出去時手臂也可以很自然的靠在油箱上。

前座空間非常足夠,當要衝刺趴車時能盡情的往後退,躲進風鏡之中,比起目前市上許多旅跑車款在激烈操駕的時候能夠更盡情的大幅度改變姿勢轉移重心,不會有”卡卡”的情況發生。如果到了賽道上,需要激烈加速的情況,但退到最後面時屁股還是頂不到東西,覺得前座空間太大缺乏支撐性的騎士,其實只要靠在後座前方黏上一塊海綿來調整距離就可以解決了。

線性易控的油門反應

動力方面,雖然跟MT07共用同一顆引擎,帳面數據也如出一轍,但實際騎乘起來少了07的躁動個性變得非常的線性平順,原廠應該有針對供油曲線做了新的調教,加上前趴的騎姿讓車頭的重量增加了不少,前輪不太會出現MT07那樣的浮動不安感,即便大灌油門並不會讓人有害怕的感覺,大大減輕了心理壓力,這樣的調教相當適合新手騎士,但這不是說R7加速很慢,而是線性的油門加上穩定的車身所帶來的錯覺,當你低頭看儀表的時候其實早就超過三位數。

車架、懸吊表現出乎預期

原先還擔心與07共用的車架用在仿賽車型上是否會不足,R7的表現同樣讓人驚喜,當天試駕的時候並沒有出現扭動不穩的情況發生,這組與MT09相同的前叉支撐性也非常好,除非是重度熱血的騎士,其實已經非常夠用了,後懸吊的路感相較於前面稍微模糊了一些,但不至於讓人感到不安心,建議可以先調整看看預載,應該可以改善很多。如果要說與同級對手RS660相比,RS660就是給你超強的車身剛性,彷彿在告訴你「可以再多一點沒關係」,你可以用很銳利的方式一口氣躺進彎中,讓你不由自主的要嘗試它的極限,而R7就是日本車標準的較為軟性溫和的調性,平穩順暢的躺進彎中。

令人滿意的制動手感

採用BREMBO總泵的R7前制動的手感令人相當滿意,軟Q又清晰的回饋反應讓人愛不釋手,雖說高速急煞的時候制動力道還是會略感不足,但只需更換更好的來令片再加大碟盤應該就非常夠用了。另一邊的離合器拉桿同樣因為配了滑動式離合器按壓起來非常輕鬆,且雙缸引擎緊湊輕盈的特性大大降低了騎士心理壓力,不小心就越騎越快了,只能說騎R7在山路上真的很過癮,讓人更想把它拉去賽道好好體驗一下。

優異的新手仿賽教練車

不過我們也發現,離開了山道,回到市區走走停停的R7,正統仿賽的騎姿還是相當累人,強烈建議貼上油箱防滑貼,藉由加強大腿夾持油箱的摩擦力,來減輕對於手臂的負擔,有別於同級對手多為旅跑設定,如果你是要騎R7每天代步通勤、買便當,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他是一台騎越快越輕鬆的車,不拿去跑賽道太可惜了,正統的仿賽騎姿加上線性易控的油門反應與輕巧的車身,是一臺相當優秀的新手仿賽教練車。

平易近人的中量級運動車款還是市場的大宗

不難想像,像是YZF-R6這類純種跑車定位的車款,只有在萬轉情況下才能榨出高功率的特性是相當考驗騎士的駕駛技術,加上規格配置較高所帶來的高昂售價,註定是一款小眾車型。相對而言,只要外型帥,配備雖然較為簡單但價格更為平易近人,操控上對於新手也更為友善的中量級運動車款還是市場的大宗。「R7」的出現補足了台灣山葉在紅牌入門有罩跑車產品的空白, 相較於四缸對手,雙缸引擎擁有更俐落輕盈的駕馭感受,且低轉就能湧現的飽滿扭力更是能讓你體驗“隨傳隨到”的暢快加速,不論是市區還是蜿蜒刁鑽的山道都能提供相當有趣的駕駛體驗。因此與其將「R7」視為取代「R6」的後繼車款,不如將其視為更為跑車化的「MT07賽道版」,藉由這具 689c.c.並列雙汽缸 DOHC 水冷引擎,緊湊、輕巧、低轉爆發力十足的特性,讓其在性能與經濟性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總結來說,R7的表現超乎預期,整台車並沒有甚麼”非改不可”的缺點,純正仿賽設定、平易近人的油門反應與表現稱職的制動懸吊,相當適合喜歡仿賽車款的新手騎士,與同級對手相比,日系車的妥善率與遍布全台的YMS據點,同樣讓R7大大加分,也難怪銷量如此亮眼,當初開放預購時手腳夠快的車主們真是相當幸運阿,現在才想買的車友只好耐心乖乖排隊囉。

YAMAHA YZF-R7 2022規格表

引擎規格

引擎型式:四行程並列雙缸DOHC 8V

排氣量:689c.c.

冷卻方式:水冷

最大馬力:73.4ps(54kW) / 8,750rpm

最大扭力:6.9kg-m(67Nm) / 6,500rpm

壓縮比:11.5 : 1

油箱容量:13L

變速系統:六速鏈條傳動,國際檔

車體規格

車架型式:鋼管車架

前輪懸吊:KYB 41mm 全可調前叉 ( 預載、壓縮與回彈可調 ),行程 130mm

後輪懸吊:後中置單槍多連桿避震( 預載、回彈阻尼可調 ),行程 130mm

前輪尺寸:120/70 ZR17

後輪尺寸:180/55 ZR17

前輪煞車:雙對向四活塞固定卡鉗,搭配雙 298mm 浮動碟盤

後輪煞車:NISSIN 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45mm 固定碟盤

外型規格、重量

長x寬x高:2,070mm x 705mm x 1,160mm

軸距:1,395mm

座高:835mm

裝備重量:188kg